高学历者未必就是读书人

有人读到了博士,全身毫无一点读书人的样子。这是一种感觉,但往往也是一种现实。按照现代汉语的解释,读书人,是人们对知识分子的一种口头称呼。高学历的,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说他是读书人也倒不为过,毕竟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嘛。但是,现实就是有些高学历的人,跟读书人这个称谓越来越没关系。

高学历未必就是读书人,这跟现实中一些做法是有关系的。

从目的来看:上学不是为了追求学问,而是一种形式上的意义。考大学、考研究生,这一路下来,不知道自己该追求什么,只是上学上习惯了,延续着惯性。高中毕业就应该考大学,大学毕业就应该读硕士,硕士毕业了就应该读博士,到底为什么去读,不知道,反正是有指标就要完成,还有任务就要去做。还有,一种形式上的意义,就是把学历纯粹就是当成一种“衣服”,社交场合、事业发展,高学历是有用的,披上这身“衣服”会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待遇和效果,所以为了实用就会追求高学历。

从过程来看:上得学越多,懂得东西越少。按照通俗的说法就是,读书读傻掉了。这是很多高学历者的一种通病。他们沉浸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对周边行情一无所知。把学问搞成了写论文、把知识搞成了诡辩术、把专家变成了砖家、把教授变成了叫兽。这一切让那些知识分子们脱离了人间烟火,不知道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虽然说,学历越高,领域越深入,但是并不代表着研究的深入可以不顾忌你研究的口径,就可以忘却初心。深入不一定是好事儿,太深而突破了人的生活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当然,研究者愿意自娱自乐,只要别出来吓唬人,那也无妨。

从结果来看:高学历者未必高素质,未必就能是非明确、爱憎分明、有涵养、有素质。不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也便没有什么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之事了,也便没有那些高学历者犯罪的事儿了。德如果不在了,很难将其与“读书人”的称谓联系到一起。其实,知识与道德历来都不是成正比的,或者也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必然天生的关联。知识与道德相互匹配,是人们的一种理想,正是因为现实远非都是如此,才会产生如此的理想,并得到人们的推崇。我们的教育历来重视的是都是技法和知识的传授,尽管也高度强调德育,但现实却很少有实际的内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