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这个称呼有些欠妥

现在,农村的人上了大学之后,一般可以获得城镇户口,也就可以流向城市,从事任何可能的职业。也没有听见“农民大学生”“农民知识分子”如此的 称呼。可是,农民自己没有任何保障地从农村到城里务工,怎么就成了“农民工”了呢?难道仅仅因为家里还有土地,却在城市里“不务正业”的工作?还是因为政策制度的嫌贫爱富,或是等级与特权特色?

在我们这样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工人就是工人,农民就是农民。但是再固执的制度也阻挡不了自然的本性。因为,人和社会是流动的。既然流动,就是要在整 个社会里面流动。如果当权者要画个圈子,不能流出这个圈子之外。这是不大可能的。如上面说到的上大学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照按以前的说法叫做什么——吃 “商品粮”做“城里人”了。除此之外,其他途径尽管极其有限也是有的,但这些制度并不能惠及多数人,只是少数阶层可以享受到,可以说它是保守的,而且非常 可悲、极其狭隘。似乎给每个人都划定了一个格子,再怎么努力,有些事情平民是不可能达到,也是无法想象的。最多也只能停留在格子的边界地带。

只有通过小部分人能享有的制度才能够正常的流动,够获得相对正常的权利。而相对绝大多数的,还是不具备这些能力或者条件,也就被排除在制度之外。再 怎么混下去,也无法上升到或者很难达到那些一出生仅凭自己的身份就当然享有的特权。按照有些人对农民工的研究,“农民工”到了第二代,被称为“新生代农民 工”,那么到了第三代或者第四代呢,长此以往是不是永远都不能摆脱“农民工”的这个称呼呢?

在我们身边向来不缺乏以身份特征区分人群的情况,这或许就是根深蒂固的等级与特权制度影响。它不愿意将更多的人纳入到这个现有利益层面上来,或者不 愿意打破现有的限定格局给普遍的民众哪怕一些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幻想”,可能是担忧一种莫须有的潜在危害吧。尽管如此,还是期望一些不合理的现实,无论 是名义上还是实质上,能够逐渐改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