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高考志愿的几个问题

填报高考志愿,这个话题会引发很多人的讨论,但其实说得都是自己的感受,很难给别人建议。我以过来人的身份谈几个问题吧。不是教人怎么填报,而是希望你要认清自己,不要盲从于分数、不要盲从于名校、不要盲从于虚荣

1.高考志愿意味着啥?

它形式上,它意味着选择哪个学校和专业,但是最根本地在于选择未来的生活和职业,要为未来做打算。它与基础教育不同,所以填报志愿的思维要调整。高中和之前的学习,就好比是储蓄,但是进入大学就意味着投资,是对人力进行投资。钱存在银行是财富,但是自己并不值钱。现在,就是要只有为了让自己变得值钱而做一些选择。

2.上个好大学会有个好前程吗?

将好分数、好大学和好前程作为一条直线排他性地联系到一起,是应试教育积累的弊病。好的前程,从来很难一步到位的,都需要不断地努力,甚至需要机缘和运气。等你大学毕业,看到那些曾经成绩远不如你、大学不如你光鲜,但是人家工作待遇比你好、生活比你安逸……,这些事情太正常不过了。指望做好上学这件事情,未来就能够万事大吉,太理想化了。

3.如何去选择专业?

选择专业之前,你一定要去查查,这个专业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未来的就业方向有哪些。确定这个之后,选择专业,一定是要结合自己的性格、兴趣和未来的打算。要提前想想,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希望做哪类的事情,适合做哪类的事情。如果你能够明确自己想干什么工作,对某些事情情有独钟,那么你的志愿无论怎么填,大概率是不会多么糟糕的。

4.我没有什么特别兴趣,不知道未来想干啥,怎么办?

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的话,本身就是应试教育的失败,如果自己是其中一位,那么志愿很难报,注定是低效率的。如果只对分数、学校和虚荣心有兴趣,那其实就是对什么都没兴趣。就好比谈恋爱,连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都不清楚,你对自己和别人负责吗?填志愿至时,这些问题如果没有想好,那就凭运气吧,你可以挑个自己最认可的学校和专业。

5.要不要考虑未来的就业行情?

现在不用考虑,只需要考虑自己的兴趣。没有兴趣的专业领域,未来不会有成就,也可能会很痛苦,甚至废很大周折走很多弯路。如果你对啥都没有兴趣,那就选个自己能接受行业或者岗位的专业吧。如果实在在意就业,分数够的情况下,可以把目标锁定在定向招生、定向就业的范围。

6.哪些专业比较有前途?

所有的专业都可以有前途,专业是学出来的、做出来的,但你也可以荒废自己的大学时光,关键看自己了。你永远不要拿行业的领军人物去想当然的看成自己的未来,也不要被电视和网络上的宣传所影响。我们就得假设自己是这个专业领域里面最普通最底层的一员,你能接受就去学,不能接受,就算了。我们得有底层的自觉,平常的心态,积极的行动。

7.有些专业听说适合考编,我要重点考虑吗?

挑个最适合考公务员的专业,这个事情是不靠谱的。现在考公务员的竞争这么激烈,不能专门指望和打算的,就好比你永远不要指望买彩票致富。你可以有这个打算,但是不要在选大学挑专业时为这个事情作做准备,定向招生、定向就业的,那就例外了。

8.我想了解某个学校和专业的就业情况如何,怎么看?

如果你真的关心某个学校或者某个专业的就业情况,可以查看一下历年的就业质量报告,每个学校每年都有。你可以甄别,别光看数字,也别光看他宣传的佼佼者,得看细分的条目。公开的很多数字,可能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另外,有机会的话,关注一下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的校园招聘情况。

9.要不要听取别人对某些专业和学校的建议?

不要过于轻信他人对某个专业或者某个学校的建议。你应该了解的是,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方法,而不是让人家告诉你哪个专业或者学校好或者不好。不要盲目听取网络名人在高考志愿上的建议。高中老师对高等教育未必了解多少,大学老师一般只是了解自己本专业的学术领域,他们未必能够给你多么合理的建议。没有专门研究的话,都不好判断。某个大学校友的建议,也不必太当真,因为他的主观性太大。

10.我担心志愿的学校报得不够好,怎么办?

分数够北大的,大概率不会去电大,分数够南大的,大概率不会去职大。在目前的招考制度下,你的分数决定了你报考学校的范围。无论你怎么报,除非故意为之,否则层次差别不大,不至于有天壤之别。

11.不同层次的学校对我会有啥影响?

现在教育制度之下,你的能力主要是基础教育决定的,高等教育基本上只是结果。我们的基础教育,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已经很久很全很深了,说白了,差不多定型了。大学带来的主要是机会、专业圈子、虚名等等(当然,这只是一种假想,能不能用上都未知)。如果你中学及之前都非常“优秀”,你考上了吉林农大而没有上吉大,或者考上了天津理工而没上天大,别遗憾,没啥区别,都是不错的,你的发展大概率是不错的。

12.我想筛选一下学校,有啥指标?

你看重什么就筛选什么。如果没有别的偏好,可以看:本行业所认可的专业优势、博士点和硕士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生推免、教师的原创性研究、大创和挑战杯获奖等等吧。这些通常也都是学校介绍里面强调的。你可以把有条件报告的学校和专业的各种数据做个表格整理一下。这些数据,需要你自己去收集和比较。如果这些都懒得整理,那就抽签填得了。

13.大学排行榜要不要看?

可以看,但是每一个排行榜,它都有特定的指标,不了解指标去看排行榜是没有意义的。有的是论文发表的排行榜,有的是就业排行榜,有的是科研经费的排行榜,有的好多指标综合在一起的所谓的综合的排行榜。至于大家心目中的认可度,任何一所学校都可能会排在第一位。

14.要去哪里读大学?

想去哪儿去哪儿。如果未来想去某个城市生活,那尽量选这个城市。如果想去北京、上海这些地方,无论是想定居还是感受一下,你都得多融入,不然跟没去差不多,但是回来后别染上一些毛病,看这个那个的都不顺眼,动辄拿我这十八线小县城跟北京上海这类城市去比较。学校的硬件设施优劣并不重要。太舒服了,不能吃苦,人会垮掉的。现在就想着享福还太早。

15. 要不要最大化的利用分数?

当然可以,但千万别太当回事儿。首要考虑的不是把分数报到最好学校的录取线,而是要考虑自己的需求。同等需求之下,你可以选择一个更加认可的学校。分数是工具,人才是主体。高分数是为了给自己更多的选择的机会,而不是让我们受其所累。如果我们只是追求所谓的211、985、双一流,而不问自己的需求,除了让这些学校提高了所谓的“生源质量”,并不利于人的终身发展。如果真的没有什么需求,也没有什么爱好、兴趣,那么本着对自己不负责的态度,对分数负责的话,还是可以将分数的效用最大化的,在学校排行榜和等级榜上选择最佳的。

16.我的分数挺高的,怎么报?

分数高,说明给自己选择的机会多,要多考虑自己的需求。要冲刺一下更高层次的学校,甚至一等一的学校中一等一的专业?那当然可以。你可以通过报考学校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是这种只问学校,降低需求甚至极端化的做法,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多问问自己真实的需求,少一些虚荣心。

17.报了不如别人的学校,羞于见人怎么办?

人是为了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面子。这种面子也只是自己的一种假想而已。你上的是大学,而不是高中四年级、五年级。去攀比学校,本身就是与高等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的。你报了不如别人的学校,羞于见人的话,那么找到不如别人的工作,是不是会羞于见人?找的对象不如别人,是不是会羞于见人?成绩排在第二名,是不是会羞于见人?

18.鸡头和凤尾,该怎么选?

有人说,宁选凤尾不选鸡头;也有人说宁选鸡头,不选凤尾。如果拿分数作为标准,并没有太大意义。一所学校中,分数最高的专业,只能说它热门,想学得人多,但并不一定是这个学校最强势的学科。强势学科也并不必然代表就业形势好,只是说明科研成果和学术影响不错。所以,多问问自己的需求,不要搞形式化的攀比。

19.不同层次的学校,该怎么选?

宁选985不选211,宁选211不选其他的“双一流”,这是不可行的。这只能在同等条件下做出这样的选择,你对两个学校所有条件同样满意,难以取舍的话,再这样选。“双一流”等这些名头,并没有城市、专业的重要性更大。有些单位招聘可能会强调某些学校的层次,如果你万事俱备、能力绰绰有余,就差个学校的层次,那么你可以考虑。除此之外,完全可以让步于其他更有意义的因素。例如,这个专业在本行业中的影响力。

20.担心志愿报得不理想,怎么办?

不存在报得不理想的问题。报完,考上了,总是一件好事儿。不要苛求完美,无论你做得多么好,总是会留下一些遗憾。学校,只是一个学校的场所。专业,只是你学习入门的一个通道。只要花心思去学,即使不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未来你也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多看看别人公开的简历,难道不是吗?!无论什么学校和专业,你的努力永远是自己的财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